不銹鋼企業走出困境要做好"加減法"
發布于: 2016-06-07 點擊量: 0
去產能對不銹鋼行業來說非常痛苦,但這又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,只有去產能,才能讓不銹鋼管件和不銹鋼彎頭企業走出困境(jing)。不銹鋼企業在(zai)一(yi)邊做“減法”的(de)同時,一(yi)邊也(ye)要做“加法”。“減”是指去產能(neng),這(zhe)里的(de)“加”,就(jiu)是“加”上科技含量:開(kai)發(fa)高、精、尖產品(pin),優(you)化不銹鋼產品(pin)各項性能(neng)指標;也(ye)開(kai)發(fa)更(geng)高效(xiao)的(de)節能(neng)環保技術(shu),以更(geng)低(di)的(de)成本達到更(geng)高的(de)環保標準。
不過,致力于創新的不銹鋼企業有時也會遇到煩惱——提升了自己的產品質量,但不銹鋼行業相關標準依然偏低。質量下了功夫,產品價格往往也更高。這樣一來,在都能滿足行業規范的情況下,有時科技含量高的不銹鋼材反而不受市場歡迎。
轉型升級,其實需要社會協同。用戶得愿意接受質量高的產品,一流的東西要有人用;同時,既然不銹鋼企業都在升級,行業的相關標準是否能制定得更嚴格,讓大家有動力去創新,也防止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。
在不銹鋼企業面臨困境的今天,還是期待不銹鋼產業能在陣痛之后,變得更綠色、更科技、更能滿足用戶需求。